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中文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自免药物创新与开发专场和“突破重围:​药企出海策略与实践”专场
2024-04-17
自免药物创新与开发专场和“突破重围:​药企出海策略与实践”专场

转载 | 商图药讯

2024年4月10-11日,BioCon China Expo 2024 第十一届国际生物医药技术展览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顺利召开。
以下为4月11日自免药物创新与开发论坛和“突破重围:药企出海策略与实践”专场的会议纪要。

 

自免药物创新与开发论坛

临床视角:自身免疫疾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及研究进展
栗占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北京大学临床免疫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

栗教授主要从自身免疫疾病的概况和临床需求、病因和机制、特异性分子和预警、新型免疫治疗及挑战四个方面来分享。
自身免疫疾病的患病率高,达10.2%,致残率高,给国人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其发病机制有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性激素、炎症和免疫应答异常等。而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缺乏高敏而特异的诊断方法。针对它的新型免疫治疗主要是精准靶向的免疫治疗,比如靶向致病免疫细胞的治疗性细胞疫苗、靶向性细胞因子、JAK抑制剂等。其中,低剂量IL-2在SLE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针对致病抗原的变构肽等。

 

多学科交叉的自免生物技术药物创新
张博,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员
(北京医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临床免疫中心主任 张烜 教授团队)

张博主要分享了以下两项生物技术药物:代表性生物技术药物:IL-2。它可以与Treg上的三受体形成高亲和力。具体包括:1、偏向激活Treg的长效IL-2。其优势为:偏向且长效,技术概念成熟,市场接受度高;2、开发共价IL-2特异性提高Treg作用持久性和有效性。其优势为:改动小,保留活性强,原理可与PEG等修饰协同;3、代替IL-2的人工细胞因子激动剂开发。其优势为:偏向性、保留活性全面提升,具备多项特殊性质,开发空间广。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CART技术:有通用性CART个性化治疗自身免疫病以及CAR-Treg等新的技术,为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方法。

 

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的新发现新进展
陈波,华润医药集团,首席科学家、科委会副主任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因素有1、自身抗原的翻译后修饰产生的新生抗原;2、早期的炎症反应/固有免疫;3、免疫调节的失衡。而自身免疫病药物的研发历史悠久,现在也有许多新的药物被研发出来,分别靶向PD-1、TYK2及IL-17A等多种分子。此外,靶向B细胞的CART细胞疗法也被研究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良好。另外,也有一些新的疗法涌现,例如:在强制性脊柱炎的治疗中有病例报道称靶向删除TRBV9+T细胞的免疫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等。

 

IL-6R创新抗体药物的研发
李自强,北京伟德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伟德杰公司具有独特的亲和力优化筛选平台,可以完全模拟人体内B细胞高频突变机理,在人的B细胞里边突变边建库,最终达到高亲和力抗体的表达与验证。
IL-6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是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一个主要致病机理。伟德杰公司的IL6R创新抗体药物(VDJ001)的亲和力比托珠单抗提高了数百倍,体外活性提高20多倍,有望成为Best-in-class的阻断IL6/IL6R信号通路的药物。其在临床试验中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IIb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其疗效优于托珠单抗。此外,VDJ001在对MTX或者DMARDs响应不佳的中重度类风关患者具有同类最优的潜力,对罕见病Castleman在 IIa期临床试验中也有较好的疗效。

 

补体 C5a 靶点药物开发进展
王超,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C5a是补体系统的核心分子,在体内广泛分布,是炎症的启动者和放大器,参与了众多疾病过程。针对补体C5a/C5aR1靶点有多种在研药物进入临床阶段,涉及诸多适应症,其中在皮肤、肾脏、呼吸重症等领域的进展尤为引人关注。目前Vilobelimab已经在重症COVID-19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EUA),Avacopan已经在ANCA-AAV适应症获得FDA上市批准。后续在研药物中,Vilobelimab在坏疽性脓皮病适应症开展的III期研究值得期待。国内在研药物中,STSA-1002正在开展针对ARDS的II期研究,BDB-001已经在针对ANCA-AAV的II期研究中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定,有望成为国内针对C5a靶点的领军产品。

 

单细胞数据驱动的自免疾病机制研究及药物开发
吴琼,镁伽科技,AIDD负责人

单细胞测序技术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疾病的研究中可用于新的细胞亚群发现、生物标志物发现、评价药物的反应、疾病的监测等。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单细胞测序技术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其积累的公共数据库可以助力生物医药研发工作。镁伽科技通过充分挖掘RA及IBD病人单细胞数据,发现了全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并从安全性等多维度评估了靶点的有效性。同时对已有的TREM1联合抗-TNF治疗IBD的案例,镁伽也从单细胞数据层面进行了验证和拓展。此外,在单细胞分析基础上,镁伽科技结合自研的具有可解释性的知识图谱,提出用于治疗硬纤维瘤的Nirogacestat可通过靶向成纤维细胞内的NOTCH信号通路用于治疗RA,展示了组学数据与图谱结合的广阔应用空间。

 

聚焦免疫调节和炎症靶点专注外用创新药研发
杜云龙,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CEO、CSO、合伙创始人

杜云龙博士介绍了JAK分子生物学及JAK/STAT信号通路为主轴的免疫/炎症性疾病,JAK 具有广泛的细胞功能,JAK 抑制剂的安全性一直为监管部门、医护人员和药物研发公司所关注。对全球已上市JAK抑制剂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度普利尤单抗、尼莫利珠、乌帕替尼、阿布西替尼治疗中重度AD临床疗效的差异。他介绍了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是一家围绕免疫/炎症疾病靶点,以创新外用药为特色,布局皮肤、眼科、肾病、罕见病等治疗领域的临床阶段Biotech公司,公司已建立了兼顾成药性和创新性并以满足临床需求为目标的研发管线。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的PG-011(普美昔替尼)凝胶是一款具有同类最优(BIC)潜力的外用Jak1/2抑制剂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药物,已进入III期临床研究。IIb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优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耐受性,外用后极少量进入血液。会议最后,杜云龙博士分享了适合中国目前国情的创新药开发策略的思考,并与场内嘉宾进行了互动。
 

突破重围:药企出海策略与实践

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剂(Rykindo)美国获批案例分享
孙志刚,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


“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剂(Rykindo)在2023年1月13日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是治疗精神分裂症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的改良型新药。微球制剂具有长效、安全、靶向、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优点,其中长效化优势明显。
药品出海在美国上市需要满足相关法规要求(FD&C Act 和CFR),而药械组合产品不仅要满足药品相关要求,还要满足器械相关要求。此外,还要与FDA开展会议交流,明确FDA在各个关键节点的具体要求。在药物研发中,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试验药物疗效验证后,CMC/质量研究对保证临床药品持续的质量控制以及商业化产品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现场PAI检查结果对申报获批至关重要。FDA现场检查的主要关注点包括:商业化生产能力、无菌保证、数据完整性、质量文化。

 

监管科学角度下的国际注册策略思考
程龙,荣昌生物,副总裁

监管科学一门特殊学科,其以又好又快地满足患者需求的药物研发和监管为目标,重点在于研究提高与药品监管发展相适应的新工具、新方法、新标准,从而奠定药品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基石。
在此视角下,药物创新开发和注册需要把握以患者为中心的不同阶段的获益-风险评估的“度”。一方面是将新工具、新方法等灵活运用于药物早期、晚期临床开发,提升临床开发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是综合考虑各国的监管环境、法规路径、政策优惠等,评估平衡再加以决策,以推动药物注册上市进程。必须强调的是,对不同选择的风险和获益需要有深入的评估和合理预期,进行审慎权衡。
此外,程博士也通过三个典型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的研发注册历程和监管机构审评考量,点出监管机构如何以监管科学为基础进行审评决策。这进一步印证,药品监管科学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助力,“度”的把握是关键。

 

全球布局:以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发新抗体药物
陈兆荣,祐和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首席医学官;
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近年来,抗体药物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42%获批的抗体药物集中在10个靶点。其中,PD-1/PD-L1抗体同质化重复严重。新药的销售在国内远低于海外欧美市场。在中国的新药中,有一部分成功出海,在美国注册,也有很多遭到拒绝。新药出海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有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差异化定位、符合当地法规要求,适用于当地人群四个方面。百奥赛图具有世界一流的全人抗体小鼠平台,系统开发了1000+ 已知潜在靶点,加速开发进程。另外,百奥赛图还有专有的双特异性ADC平台,具有新型高效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和新型亲水性连接物。

 

2023-2024创新药出海市场报告
毛化,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中国从原料药,仿制药逐步走到创新药出海,近年来出海势头强劲。而从2021年开始,中国医药产品出口规模逐步回归常态,制剂占比有待提升。对中国创新药而言,国内创新药研发加速,2019年自主出海开始起步,2023年license-out数量反超license-in。出海策略对公司而言可以提振估值、拓宽销售地域、获取更高收益,提升品牌影响力。中国仿制药注射剂出海企业大都有着布局丰富的产品管线,自建了国际标准的生产线,并通过收购和合作,进一步构建了海外销售渠道。小分子靶向药物,ADC,双抗是当下国内创新药出海的top3品种,尤其是ADC,而从研发阶段来看,早期临床的占比较高,I期及以前接近50%。

 

中国Biotech的ADC出海之路
刘启刚,苏州宜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总监

自2019年以来,ADC药物密集获批上市,ADC研发进入爆发增长期。目前全球至少有112个靶点正在临床ADC研究中被探索,只有4%的临床ADC没有公开其靶点,主要聚焦于HER2、TROP2和CLDN18.2等靶点。对于中国创新药而言,在出海的过程中或存在如下困难。比如:“资本寒冬”下,一二级市场融资不易;全球视角下的临床开发之路仍需积累沉淀。而对于中国医药产业,ADC是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接下来,刘总监以宜联生物的ADC技术平台TMALIN为例分享了一下ADC出海的经验,以及BD交易中需要关注的点(合作模式、BD交易流程、关键合同条款等)。

 

产业视角:国际法规,质量和核查的趋势
Dinesh KHOKAL,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前治疗产品部主任,Amgen前外部事务总监

Drug companies face greater challenges in today's rapidly changing global regulatory landscape, and understanding these changes is important for business growth. Among them, key trends are harmoniz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data integrity, risk-based approache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trengthening regulatory compliance through increased scrutiny and evolving standards. Therefore,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ustry stakeholders and regulatory bodies to ensure compliance and uphold quality standards is critical. In addition, all stakeholders need to stay informed, prepared for requlatory changes and expectations and to collaborate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medicine regulation.

 

MAH制度下,全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许建辰,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监管政策和合规总监

GXP对于MAH概念至关重要。MAH制度是将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相剥离。具体而言包括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的持证主体剥离,以及上市申请流程和产品生产过程时间上的剥离。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对MAH的总体概念是基本一致的。但生产许可与GMP关联监管制度,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是各不相同的。此外,药企也应了解QP和放行制度。全球统一的质量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统一的供应商管理,统一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规程,统一的变更,偏差等质量管理流程;统一的放行流程,统一的内审,统一的QMR,以及统一的PQR等。

 

现场盛况,精彩纷呈

相关新闻
XML 地图